色彩使用的点面对比(或大小对比)这种对比,主要在一个包装画面的设计过程中,使用色素上从一个中心或集中点到整体画面的对比、即小范围和大范围画面间的对比。在日常生活中,尤其是洗涤化妆用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包装盒上,包装盒,整个面积的干干净净的什么没有,就中间很集中的出现那么一个非常明显的重颜色的小方块(或椭圆型的或小圆型的)然后再从这小方块的画面上体现包装物内容的品牌与名称的主题,这既是点与面的结合,又是大与小的对比,偶尔也有从点到而逐渐过渡的对比。
金属油墨的反光度和光泽性会造成镜面反射效应,包装盒印刷要求,因而不能用于条形码印刷。由于条形码印刷是实地印刷,其印刷所能达到的反射密度与油墨的光学特性及墨层厚度有关,在印刷过程中,印品的反射密度随油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,当油墨厚度达到一定值后,密度便达到饱和,因此要特别注意油墨的浓度和墨层厚度。不同的印刷工艺,墨层厚度有较大差异,胶印为2μm~4μm,凸印8μm,柔印10μm,凹印12μm,网印可达到30μm。
根据测试可计算,上述印刷种类所得印品实地反射密度都可达到0.3以上,加之黑、青、蓝、绿等色能够全部吸收红光,所以采用上述几种印刷工艺印制条形码条色,反射率均可达到要求。条形码印刷用油墨粘度不宜太大,且在印刷中要注意供墨量和印刷压力。供墨量大,承印物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吸收,包装盒印刷流程,会在承印物表面铺展,使精度下降;供墨量小,线条不饱满甚至出现断划等现象;印刷压力过大,油墨剪切应力加大,流动性也随之变大,一方面会造成油墨铺展,另一方面,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压印区变宽,纸质包装盒印刷,也会造成条形码条符变宽。这些都会影响条形码印刷的精度,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、不同油墨的流变性和承印材料吸墨性能,调整控制供墨量、印刷压力、印刷速度等因素。